简介:又上新闻媒体了,XDM。随着国产动漫文化、二次元文化成为新时代年轻人的热潮,二次元生态经济也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话题。
全国各地的各类漫画展和周边店(谷子店)也纷纷加入市场。
但是这个二维经济意味着什么呢?是好是坏?舆论上也存在不少争议。
一小块铁,即“徽章”或“八尺”,都是同一个意思,可以卖到几万块钱。这对很多人来说都是难以置信的。
之前还有《小马宝莉》张卡,同样卖到了天价。为什么只需要几毛钱甚至几块钱就能生产出来的东西就能如此受欢迎呢?
近期新闻媒体突然将目光转向了《八极》等动漫周边产品。
动漫周边根本价值!
在一些新闻媒体的标题中,“一粒米被炒了7万多元”。故事的主角是一位26岁的女性。她用六年的工资买了所有这些小米外设。
从媒体的角度来看,他们似乎在谴责现在的未成年人或者成年人沉迷于此,并用“规则”、“套路”等简单的词语来表达这个二维的经济市场。
我个人觉得这种表达方式不太客观。
虽然我个人对那些被炒得天价的周边产品敬而远之。不排除这个圈子里有人恶意炒作粮食,获取利润,但归根结底,他们本身是有一定市场价值的。
没错。在外人看来,人偶只是塑料,八极只是铁片,还有亚克力立板、挂件等,这些东西的制作成本可能低得难以想象。
但别忘了,这些平凡的东西依附于一个IP,就意味着它们有IP价值,而这个IP的价值是由动漫、游戏、漫画等受众的情感赋予的。
因此,在此基础上还有情感价值,而购买动漫周边产品的行为也正是自身IP的情感表达。
不管是什么,可以肯定的是它的稀有和昂贵。据估计,市场上没有或只有极少量的媒体谈论的价值数万美元的东西。
对于买家和卖家来说,他们根本不在乎是一块铁还是塑料,只要他们认为值得。
就像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房价总是那么高?我建议媒体没事就关注一下房价等民生问题。毕竟,把房价降下来,比打一块铁更有成就感。
为什么年轻群体要买周边?
其次,我认为对于成年人群体来说,凭借自己的经济能力,在不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下,购买一些自己喜欢的周边产品是很正常的。
当然,即使影响生活质量,如果你还想买,那是你自己的事。毕竟,成年人总是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虽然不明白为什么新闻媒体会用一个26岁的成年人来打开这个话题,但事实上,对于此类周边产品的舆论仍然在未成年人领域。
未成年人没有经济来源,这些产品的价格从十几元、到几十元、到几百元到几万元不等。对于一些家庭经济不是很好的家庭来说,孩子的“二次元”无疑会增加你的开支。
但一切都不是绝对的,因为星河也看到有的家长带着孩子来购买这些产品来支持孩子的爱好,有的家长甚至还乐在其中。
这类团体在圈内备受羡慕,被人称为“飞天党”。
还有一些悲惨的地下帮派。其实我也劝过一些朋友,没必要为了买小米外设而节省家长在学校提供的伙食费和生活费。
但显然效果并不大。他们仍然选择通过这种方式省钱购买外设。这种对爱好的坚持还是值得尊重的。
青春期的孩子通常会出现一些与常人不同的心理问题。毫无疑问,你我都来自那个时期。那时我们所渴望的东西,对于现在的他们来说,依然是一样的。
大家都应该知道中国的教育压力有多大。早上五点、晚上十点,高强度的学习压力下,这些孩子只有假期才有时间沉迷自己的爱好。
这也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在此过程中,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用正确的方法引导孩子的兴趣爱好。
爱上二次元是一件很幸运的事情,但同时也是一件很不幸的事情,因为这是他们这一代大多数人最容易接触和爱上的事情。
结语
二次元经济的背后,除了动漫文化、二次元文化在国内市场的繁荣发展外,还体现了年轻一代的心理特征。
每一个喜欢这种文化的年轻人,心中都会有一个“偶像”。他们/他们坚强、顽强、勇于战斗。这不正是他们所追求的目标吗?
如果仅仅用“一个调酒师可以炒7万元”这个不具有群体代表性的概念来否定整个二次元经济,未免有些傲慢和偏见!
那么各位二次元宅男们,你们推荐谁呢?评论区留下名字吧!
文/星河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