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是因为年纪大了,越来越怀念过去,还是什么。我无意中翻到了一张照片,准确的说是一张“著名”的照片,我竟然想起了很多年少时的轻狂事迹。
80,1990年代甚至2000年代出生的人一定对这张照片印象深刻,但Dare接下来拍到的照片更令人震惊。照片中的“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的样子,从他脸上的金属框眼镜和多余的肉可以看出,这些年来,主角已经发展成为大型社会动物,但他仍然有一种对过去的胡子的痴迷。不知道当他回顾自己的非主流时期时,有何感受?
敢敢并没有丝毫嘲笑的意思。真是令人难忘。看完之后我瞬间回到了那个时代。再说了,韩国民族的初恋,我的中国大校园偶像,都是这样的。现在谁还没看过几张照片?那些让你想死的照片在哪里?
今天我要给大家讲的这个“故事”,无论是80后、90后,甚至是00后,读后都会产生强烈的共鸣。好吧,让我们从怀旧开始——
我们的千年
那个时代的日韩潮流疯狂输出。与前几年流行的《星你》相比,安宰旭、金喜善等韩国前辈艺人主演的韩剧应该是千禧年第一个入侵中国市场的“外国文化”了,咳咳,我不小心暴露了我的年龄。我刚刚和喜欢韩剧的妈妈一起看了。
即使你对韩剧不感兴趣,你的兄弟姐妹也一定贴过几张酒井法子、张娜拉以及当年极受欢迎的辣妹组合的海报。他们的人气,已经和萧现在一样高了。詹,王一博。
随身听或录音机等多种功能深受学生欢迎。买的时候就跟父母汇报说是用来练习听力的。每个人都知道它们的实际用途。
当时的潮流并不像现在那么“疯狂”,或者你也可以理解,刚刚经历了90年代的年轻人,思想上还是有点保守。嘻哈和街头风格的服装被认为非常时尚。
那个年代最流行直发,王菲的晒伤妆现在看起来很时尚!
那个时代的我还是个小孩子,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大人们喜爱的黄色直发,还有表弟喜爱的松糕鞋。他看起来像这样。
韩剧或现实生活中的女孩经常画细长的眉毛。虽然现在看来有些生硬,但在当时却大受好评。
2000-2008中国台湾偶像剧为流行元素注入更多糖分
世纪之交后,台湾偶像剧在中国大陆开始流行。 80、90后的走红,从此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力。回想那些日子真是太疯狂了。与现在的中学生相比,我敢想,那个时代的“娱乐”生活实在是太丰富多彩了。
2000年以后的这些年里,相信很多宝宝还在上小学甚至幼儿园。然而,看过台湾制作的各种花哨的虐狗偶像剧后,很多宝宝已经开始性交了。
从早期的《薰衣草》、《流星花园》到后来的《放羊的星星》、《公主小妹》等知名偶像剧,很多台湾艺人的人气越来越高。之前只看过林心如、苏有朋等人表演《还珠格格》,才发现在台湾,男生女生都能说得这么辣!
受台湾偶像剧的影响,当时学生党中流行的造型是芭蕾舞裙和利落的刘海,现在看起来很甜美。
大部分流行歌曲来自王心凌和张韶涵。当时,体积较大的随身听已基本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体积小巧的MP3、MP4。当时我就敢感叹,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发明。
还有一本每个人手里都有的歌词书,在班里广泛流传。你也必须拥有它。
icle.pc_detail&lk3s=953192f4&x-expires=1719008249&x-signature=OkYquWzbH70Mo9jpUaLeYw3xLE4%3D” />而不久后风靡的非主流才把80、90甚至00后们的文化生活推向高潮,那时最流行的样子:一定要长睫毛、大眼睛、尖下巴,头发要么极黑,要么全部染成金黄、酒红等色,发廊的Tony老师也是从那个年代开始,在潮流圈占据重要席位的。
女生酷爱齐刘海,不管长发短发统统都是,站在教室放眼望去,所有女生都要整整齐齐。男生留的不是中规中矩的板寸,就是大片的厚刘海,只有胆子大的同学才会偷偷烫发,不过被教导处主任发现就吃不了兜着走了。
非主流在当时是一种潮流、一种奇特的文化符号。学生们都不遗余力地去追逐、模仿,恨不得全方位将自己打造成一个浑身透露着颓废、伤感、忧郁气质的非主流青年。
最明显的就是QQ头像,仰头45度角的自拍加一则不知所言的签名,比如这样:
一定要写火星文:“我菗ㄋ凣哖の煙,透濄煙霧每每想起の嘟是你の眉眼。”,“丅佽嶶笶”。QQ空间要装扮成这样才够酷炫。
学生党也开始注重打扮,从发型到衣服的品牌,渐渐由生攀比氛围,虽然当时的大家还用不起香奈儿、迪奥,但美宝莲、卡尼尔、可伶可俐却十分受欢迎,是我们心中只有有钱人才会用的大牌。
在穿搭上也没有什么时髦可言,大美人刘亦菲还在乱穿衣就不难得知,真的不懂什么叫搭配,尤其T恤配半裙,在任何族群都是非常受欢迎的组合。
这种风格的穿搭倒是让敢敢回忆起当时风头正盛的劲舞团,难道我们学生时期的穿搭风格都是从游戏人物中获取的??
随之而来的杀马特也逐渐兴起,比非主流更加放飞自我,随着课业的繁重,痴迷非主流的学生党慢慢长大,而小镇青年们还沉迷其中,无法自拔。
葬爱家族,正发迹于QQ炫舞,他们喜欢斗舞,爱拉帮结派,往往都是“一个家族”一起行动,但也不乏游走在各行各业的家族成员。
想必从那个年代一路走过来的宝宝们都心照不宣。
现在想来,当年真的是一个特别奇葩的时间节点,拨号上网成了家家户户基本的配置,各种牛鬼蛇神也穿过网络纷至沓来,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感官刺激,让人眼花缭乱,措手不及。除了国内的杀马特,国外影视作品和音乐也开始进入大家的生活。
那一年的Justin Bieber还是个乳臭未干的小童星,艾薇儿占据着欧美流行乐坛的半壁江山,微信和微博还没有出现,偷菜农场是盛况空前的全民网游。
哦还有,那几年也是梦幻西游疯狂圈粉的时候,敢敢虽然不是游戏控,但是也被游戏中的角色深深吸引,我记得在这款游戏中,还有四大种族供人选择,有人族、魔族、仙族和鬼族,除了仙族,就是魔族的角色最吸引人眼球。
2010年后逐渐受欧美文化影响
10年前后3G网络开始普及,人们已经不满足于由照片和文字构成的网络世界, 手游时代正式开启。
因为专业的需求,敢敢和同学们几乎人手一块手绘板,大一时学校的网络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在寝室无聊时就用那个玩你画我猜,不过最带感的还是用手绘板玩[植物大战僵尸],简直不要太爽哦。
00后的宝宝们一定不知道,当时苹果公司出的touch简直是听歌、玩游戏的专用机,有点像mini版的iPad,现在已经停产了。在华为还没有崛起的时代是苹果妥妥的高光时刻,不过现在已经很难再给人新鲜感了。
再说回发型,堂堂当代大学生,顶着一头杀马特游际在大学校园显然不太合时宜,弄不好还会被门卫大爷盘问,又因为此时美剧文化盛行,所以2010年后大学男生的发型很多来自欧美影星、球星,这个发型最早发迹于北美,后来因为贝克汉姆留过此发型,而掀起了莫西干发型的热潮。
当时的很多男明星也喜欢,虽然看起来有点过时,不过可比非主流时期的大片厚刘海清爽多了。
2010年以后学生的穿搭风格越来越趋向简约风,当然也受到不少美剧的影响,那时候上课时,感觉班里一半的女生都在谈论《绯闻女孩》,而没有追剧的女生也不由心动加入其行列。敢敢蹭粗略统计过,最多时同时追过近二十部剧…
夏天时的T恤、热裤加格子衫是女生中流行的穿搭,夹脚拖几乎学生党中最为流通的一个单品,不论男女。敢敢记得上学时教学楼还发布了一项穿衣规范,点名不能穿夹脚拖上课…
大牌化妆品和包包开始在大学生当中受推崇,敢敢认识的一些比较懂商机女同学在那时起就做起了微商,赚到的钱用来支付自己买大牌化妆品和包包;或者干脆从自己的生活费中省,这个月买一支香奈儿口红、下月买块Dior粉饼。
条件好一点的学生父母会配备iPhone、Macbook Air和佳能单反等几大件,当然这些情况发生在苹果公司鼎盛时。
条件一般的学生也有很多途径赚钱了,比如学校里摆夜市、承包学校的食堂商铺等,10年后的学生党肯定经历过的派发传单、兼职等工作,这些都构成了我们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
学生的交流方式也很多样化,除了人人网,还有MSN等很多可供大家选择的联系方式,当然微博和之后迅速崛起的微信也占据了学生党日常生活的半壁江山。
9012年,非主流文化又重回学生族群?
话说在当今学生群体中,已经没有一个绝对主流的元素或产物了,大家更追求特立独行,不受一种固定模式的束缚。
其实这些也是非主流文化所衍生出来的多种形式,只要不受大众追捧的,比如lo装、汉服、哥特风,可以统称为亚庇yabi文化。
yabi在一开始并不是好词,它指的是那些对文化一知半解也不甚热爱,单单为了与众不同而搞个性化的人,但随着当代年轻人对不同文化越来越包容,yabi发展到现在已经成了很中性的词汇。
比如颇受95、00后喜爱汉服风,在敢敢上学时只能在cos展上才能见识到,现如今已经深入到汉服喜爱者的骨髓中,穿去上课或逛街,都是洒洒水的事。
写在最后—敢敢想说,其实不是非主流变了,是我们变了。变的更加现实、甚至有点畏手畏脚了,就像当年不被家长理解的鸡窝头一样,90后们渐渐社会化,追求独立的同时又害怕与这个世界格格不入。
我倒是有点羡慕当时的非主流,在那个年代那些中二的造型和名字里面,藏着的可能是他们小时最纯真,也最让人羡慕的幻想吧。
今天的怀旧主题就写到这里。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果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