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段庆编辑:努尔哈哈赤
在2024年复苏的消费市场中,二次元已经成为新一代年轻人的潮流消费首选,市场也在积极拥抱二次元IP及相关消费群体。
与此同时,二次元消费也不再局限于“为爱发电”、“圈地萌”,而是实实在在地蜕变成各大城市的新地标、人流量惊人的动漫游戏展会、人气爆棚的动漫游戏展。产品销量可观。最终,甚至可以打造一些卡友这样的准上市公司。
今年,国内动漫游戏会展业持续蓬勃发展。据雷宝观察统计,自5月1日起在十个城市推出60余场动漫展后,中秋国庆期间,包括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武汉、长沙等100余场动漫展并在南京、成都等九个重点城市开展游戏展会,其中包括COMICUP30(简称CP30)。
作为“老二次元”心中的“白月光”展览,CP30于7月正式宣布国庆期间登陆杭州会展中心。消息一出,#CP30##CP30杭州#等话题迅速登上全国热搜榜首,总阅读量超过6亿。同时,据各大OTA平台信息显示,官宣当天CP30会场附近的酒店已被搜查。售罄。二次元群体对展会的追求以及随之而来的强大消费力不容小觑。
那么,客观地说,2024年下半年,动漫游戏会展行业是否出现了新的变化? “二次元”经济迎来“繁荣”了吗? IP展会对此能起到多大帮助?
漫画展览市场发生变化,同人Only、Eat Fair等小型展览成为行业新趋势?
近年来,随着国内动漫游戏产业的快速发展,大大小小的展会在全国各地遍地开花。雷报注意到,2024年中秋国庆期间,将在9个重点城市举办百余场漫画展,社交媒体平台话题度不断上升。随着CP30的临近,“二次元”的热度飙升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表中的这些展览虽然都是漫画展览,但根据参与者的不同,一般分为商业展览和同人展览两类。
其中,商业漫画展览的主要卖点是参展商和舞台表演。较大的商业漫画展有萤火虫漫展、BW(bilibili世界)等,针对的是更广泛的泛维度群体;而同人展最重要的亮点就是同人创作者申请的展位,以及展位上出售的一系列二代周边衍生品。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活动让人眼花缭乱、铺天盖地,但我们还是可以发现,这两年,小型粉丝展越来越多。同时,还出现了更多形式特殊的“吃粮大会”展览。
尤其是今年,各地唯展的“井喷”,对各类小型综合漫画展产生了很大影响。除了展会数量极其庞大之外,参展商的人流量也形成了碾压之势;因此,我们可以看到,在已经被单纯展览迅速挤出的漫画展览市场中,小型综合性漫画展览的体量越来越小。除了CP30这样的《白色月光》之外,大中型综合漫画展的流量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庞大。
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可以说国内漫画展览行业正在发生一些重大的变化。
同人专展成为二次元社区的“新宠”。据雷报统计,今年夏天,仅上海一地就举办了70余场主题专展。
一方面,顾名思义,仅意味着本次展览中只会出现该单一IP的形象、内容、衍生品等。核心在于“精准投放”,提前定义IP和人群,筛选出具有相同社会文化符号和圈子的人。一群凝聚力更强、消费意愿更突出的IP粉丝。
另一方面,单纯展览在时效性和地域限制方面也优于“嘉年华”模式下的大型综合展览。由于展览规模小(通常只持续一天)、频率高,参与者可以灵活选择更方便参加的展览。摊位主申请摊位和游客抢票的压力并不像大型展览中那么大。
但这并不意味着只有展览取代综合展览。现在市场上的展览鱼龙混杂,很多外部策展人都想进来“分一杯羹”。版权问题频出,以原创为幌子转载、转载、盗版产品屡禁不止;而如果展览仅由单一IP爱好者策划,可能会面临经验不足、无法为参观者提供周到体验的尴尬局面。
可见,单纯的展览远没有综合展览那么成熟;此外,专展实际上已经走上了与综合展融合的道路,比如“国二专”、“体专”,它们本身就介于个体展之间。纯IP展览和全作品综合展览之间的“拼车”模式只会限制IP的范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流行的“小米”文化也促成了唯展的“井喷”。包括单纯展览在内的粉丝展,参观者蜂拥而至,主要目的是“吃粮”、社交,而且直接衍生自“吃粮大会”、“吃粮嘉年华”等纯粹的漫画展览形式主要以销售周边产品为主。
随着二次元圈层文化的扩张,日漫、国漫、国产二线游戏的粉丝都被归为这一人群,周边衍生品也从二次元垂直范畴拓展到更广泛的文化领域消耗。与此同时,新一代消费者除了情感价值之外,也追求性价比;在这个层面上,徽章、立卡、闪卡等单品价格低廉的“小米”外设也减少了“玉米圈”,随着行业进入门槛较低,以小米为代表的二维产品可以迅速渗透到各个消费领域。
作为二维零售行业的核心产品,小米消费不再局限于购买,而是涵盖了购买、展示、收藏、转化、分享交流、二次流通等多个环节,并形成了独特的IP文化和娱乐体验,这种与喜爱的IP和粉丝的全方位互动,让“吃草”融入了年轻人的生活方式,并进一步推动了二次元零售及包括漫画展览在内的相关衍生产业的快速发展。发展。
“二次元”经济有多大?快闪展览能带来多大的经济效应?
无论是今年“小米”的热销,还是漫画展、IP快闪展的火爆,都体现了国内二次元经济的强劲增长。中研产业研究院《2024-2029年中国二次元经济行业市场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预测报告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二维市场规模将达到1200亿元,成为全球最大的二维市场。
具体来说,近年来二次元经济的势头有多强劲?以大型漫画展为例。 COMICUP是中国最大的线下粉丝展,至今已举办了29届。每家都有着巨大的客流量。去年CP29首日参观人数就达到20万人次。相比之下,同年全球最大的扇子展日本CM103,单日参观人数仅有14万人次。据扬子晚报报道,CP29共吸引约30万人次观展,带动周边酒店量价齐升; CP30方面,据各大OTA平台信息显示,今年CP30正式宣布回归当天,会场附近的酒店已被订满。此外,CP30官方信息显示,CP30展位申请数量远超预期,两天都有销售“小米”产品的展位被登记。突破4万大关。
酒店业是受益者之一。除COMICUP外,美团数据显示,今年7月,BW2024(bilibili世界2024)期间,上海国际展览中心附近的酒店搜索量环比增长近360%。上海漫画展带动酒店预订量增长59%。上海国家会展中心周边5公里范围内800元以下价位酒店前期售罄率达到20%,高星级酒店小时房售罄率达到90%。
二次元经济不仅带动会展活动周边酒店的客流,也带动了IP主题酒店的发展,为IP产业和酒店业开辟了新的发展空间。例如,海昌集团财报显示,2023年集团酒店收入达1.94亿元,奥特曼主题酒店自2023年1月正式开业以来,在旺季时常实现100%的入住率。 “IP+酒店”行业的发展潜力不可低估。
除了酒店业,商业实体也是二次元经济浪潮中被反复提及的领域。
在品牌方、IP方中,动漫展、游戏展等短期高效的线下“快闪”场景发展迅速。商场、商场、重点商圈成为快闪展、谷店的首选。百联ZX创意城、成都天府红等老牌购物中心也通过引入二次元IP业态成功扭转命运,重获活力。
以百联ZX游乐园为例。今年夏天,在BW2024的带动下,百联ZX游乐园活动三天客流量突破21万人次,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单日最高客流量再次刷新纪录。 90,000。综合来看,根据百联ZX团队向雷宝透露的数据,百联ZX上半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累计客流突破550万人次,接近或超过去年的60%。年的水平。此外,根据公开数据,百联ZX趣味中心2023年举办线下活动超过450场,2024年上半年已举办活动超过250场。
不难看出,泛娱乐消费市场看好“二次元”IP业务的爆发力、商业化能力和增长潜力;同时,在碎片化信息时代,大量新兴IP也具有潮汐特征,变化速度非常快。想要进入市场的品牌和商业实体提出了更多要求。 “弹出”的即时性可以有效避免网红IP生命周期短的问题。以展会为载体,短期、快速的品牌快闪、IP营销也成为近年来的热门。营销模式。
IP快闪店和IP展览的举办需要引入策展思维,明确定位和主题,真正聚焦内容和产品,才能与粉丝群体和消费者建立稳定的关系,将IP文化与维度融为一体。文化是通过视觉呈现的。因此,如何通过策展活动产生热度,最终将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利润,是进入“二次元”经济时需要考虑的紧迫问题。
总体来看,漫画展等线下二次元活动非常依赖区域市场和IP作品的热度。其自身属性也决定了漫画展和游戏展将成为IP粉丝圈之间线下链接的平台。酒店、商业建筑等在此基础上的布局和发展不再局限于物理空间,而是培育着促进内容衍生、包容开放的商业土壤,打造更年轻、更有活力的社区文化。
“二次元”是一个有潜力的事业,也代表了一个具有强烈凝聚力和信仰的文化圈。无论是单纯的展会、小米会议,还是二次元拯救的商业实体,都给二次元群体带来了高度的参与度。根据用户喜好而开发的发展模式和业态不容小觑。
但随着大量玩家进入游戏以及各类漫画展、谷店遍地开花,质量难免参差不齐,一些赛事和零售店常常被诟病“割韭菜”、“消费情绪”。这对IP和品牌都是一次考验。它需要组织者或从业者以专业运营的角度来看待,不断寻找类似于展会、小米会议的新业态和模式,才能稳步推动相关衍生产业生态的健康发展。同时进一步完成市场开发和教育。
未来,“二次元”线下经济还能发展出哪些新模式?随着非标商业模式不断走新路,一切经验都值得审视和推敲。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