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郭穗英
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扮演过不同的角色。有的人应该用完美和卓越来总结自己的一生,而有的人走完最后的路程却觉得自己这一生一事无成。
在不同的人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主角和配角。就像一部色彩丰富、内容精彩的多层面电影。如同万花筒中色彩斑斓的碎片,让人自由思考。和路遥的《平凡的世界》一样,孙少平也经历过很多坎坷。也像《张大民的幸福生活》的张大民,知足常乐。
每次去孤儿院看望老父亲,心里总有一丝悲伤。想当年,父亲曾经是一个在小地方小有名气的有权有势的商人。他做事雷厉风行,办事精明干练,为人品行令人钦佩,值得称道。如今,步入晚年,他的气质仿佛又回到了童年。少年时的凶猛霸道已经荡然无存,蜷缩在椅子上的身影充满了暮色之气。看着父亲的背影,我感觉他苍老了许多,矮了许多,布满皱纹的侧脸又老又瘦。我的眼神变得更加依赖,不知道什么时候,我的言语也变得更加谨慎。
当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它是我们兄弟姐妹的大力支持,是我们的避风港。不知不觉中,角色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他年纪大了,行动不便。如今,入住养老院的人都陪伴着垂暮之年的老男女,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单调的生活。心中仅存的归属感也在这阴森的气氛中消失殆尽,唯一的希望就是健康地活着。然而,我历尽风风雨雨的身体,在生活的摧残下早已千疮百孔。我身体的每个部位都有大大小小的问题。我什至可以吃一些需要正常咀嚼的肉类和水果。这是一种奢侈。看着他颤抖的样子,我感到酸楚和心疼,更重要的是对时间的流逝感到无奈。
我的父亲很坚强,也很体贴。他一生始终恪守父亲的角色,对自己严厉而简单。然而,他把所有的钱都奉献给了孩子,尽其所能地爱他们,并容忍自己的任何情绪。虽然我现在很痛苦,但除非万不得已,我总怕给弟兄姐妹带来麻烦。也许这就是我父亲的使命。不知道什么时候,父亲的恐惧和敬畏变成了唠叨的指令。看来我已经成为一个严格的父母,时刻提防顽皮的孩子造成任何麻烦或恶作剧。
每次见到父亲,我总是感到很担心。看着他动作迟缓、动不了,我担心他身体出问题了,担心有一天他会完全动不了。他会无缘无故地生气,反复叫他动动手脚,叫他多走走,叫他做这个,叫他做那个,每次都重复这个话题,仿佛自己变成了一个人。一个易碎的玻璃娃娃,我必须好好保护它才能让它完好无损。他努力做好事,说话的语气都是谄媚的。他就像是一个遇到麻烦的孩子,生怕父母生气而丢下他不管。这一幕,很像是轮回。小时候,父母管教、教育我们,让我们健康成长。现在我似乎成了年迈的父亲可以依靠、信任、给他带来安全感的人。
时间在不经意间流逝。城市里的风景日新月异,身边的事物也经历着四时的盛衰。像冬天的秃头和沧桑,又像早春的万物生长。很多我们曾经每天走过的大街小巷,都失去了原来的面貌。小时候熟悉的面孔又显得陌生了。有一天,我遇到了一位多年不见的玩伴。他已经失去了年轻时所有的朝气和朝气,脸上的皱纹写满了沧桑。肯定是他对自己的角色转换不满意。还有光鲜亮丽的人,那就是他们一直都是自己的人生主角。
人生的历程就像时光穿梭机,定格在一个场景,回望它,在场景中变换着不同的角色。女儿、儿媳、母亲、朋友、爱人、亲戚。看起来短短几十年就经历了一个进化的过程。当我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很快乐。我是家里最小的也是唯一的女孩。好像家里所有的爱都倾注在了我身上。每天早上我在妈妈轻柔的呢喃声中睁开眼睛,每天晚上在妈妈各种版本的童话故事中入睡。父亲对我就像手中的宝贝一样疼爱,爷爷奶奶对我宠爱有加,兄弟们对我照顾有加。我每天都无忧无虑地过着,仿佛整个童年都是在一罐蜂蜜里度过的。感觉当时尝到的白天和黑夜似乎都是甜甜的。
油、盐、柴、米、醋、茶,一间简陋的低椽房子,一筐粮食,一筐衣服,一葫芦喝。看似简单、充满烟火气的生活,并不是能够一帆风顺一辈子的。不同阶段总会有那么多不尽如人意的小事。即使我现在想做回我自己,但有些事情几年后我仍然感到有点遗憾。
小时候,我曾听老师讲过亲情、友情、爱情。看似毫无关联的关系,却有着紧密的联系。如何做一个称职的父母。如何做一个有理想、有抱负的孩子。如何当好老人,如何善待老人。家庭如何和睦相处,让孩子在幸福的生活氛围中成长。他哪有“宰相肚腹能载舟”的气度。或者说如何真诚地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如何结交患难与共的朋友。如何维持良好的家庭关系。以及如何把握夫妻关系,才能十年相敬如宾。又或许他有辛弃疾那种“千里寻他,蓦然回首,他就在那里,灯火阑珊处”那样的孤独和自恋的感觉。
那时我还很无知,只觉得这堂课生动、精彩,没有深入思考它的意义。当我在时间的长河中经历了那么多这样那样的事情时,我才发现,这些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的事情,一直激励着我坚守自己的真心。有很多事情可以让你努力成为主角。即使在最困难的时候,也总有光明指引你前行。
我看过徐亚军和徐帆主演的电影《关于妈妈的一切》。故事讲述了一位患有晚期癌症的母亲在去世消息宣布前几个月内所做的事情。患有老年痴呆症的婆婆、吸毒成瘾而无法上进的弟弟、想要逃离母亲控制的叛逆女儿。这一切都让她不安,但她却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改变。但强烈的责任感和对每个角色的使命感支撑着这个固执的女人以自己的方式影响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我在这个女人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生活中,我们常常会遇到各种不理解的目光,遇到很多误解,甚至遭受很多委屈。我的固执脾气让我从来不想解释任何事情。从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到五十多岁的中年妇女,我并没有把所有的角色都演绎得很好,但是我很努力地把自己的角色演好。
一部好电影的故事内容固然重要,但每个角色如何发挥作用,将故事演绎到观众心中,似乎才是电影的灵魂。生活也是如此。从出生到死亡只是一个简单的过程,而在简单的过程中清晰地走好每一步,就应该是人生最好的演员。
(作者:郭随英,笔名:玉露,现就职于遂川县图书馆。热爱文学、阅读、音乐、瑜伽、美食,崇尚简单生活。电话:《青年文学家》 《精短小说》 《百花园》 《三角洲》 :010 -30000等一些报刊出版。)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