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回顾丹尼尔·克雷格五部007电影,最好的邦德还是最差的邦德?

要知道丹尼尔的竞争对手包括克里夫·欧文、休·杰克曼、科林·法雷尔等众多已经成名的优秀演员。

选角公布后,媒体和影迷普遍感到失望。新邦德不仅名气不大,而且个子太矮,而且外貌也与前任皮尔斯·布鲁斯南相差甚远。 37岁的时候,他的脸上已经布满了皱纹。

尽管他相貌平平,但似乎不太爱说话。

发布会上,丹尼尔·克雷格并没有给在场的记者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多数媒体认为这是007系列史上最严重的选角失败。

《007:无暇赴死》 是长期上映的英国间谍电影系列的第25 部电影,也是丹尼尔·克雷格主演的传奇特工007 的最后一部电影。

电影上映之际,苹果流媒体平台Apple TV+推出纪录片《成为詹姆斯·邦德》,回顾他作为007的艰辛历程。

苏沫对这部纪录片的第一印象就是“粗俗”。他从来没有看过这样拍摄的纪录片。

丹尼尔与制片人迈克尔·威尔逊和芭芭拉·布罗科坐下来聊了四十多分钟,并搭配电影片段和幕后花絮,创作了一部纪录片。

主创们自始至终都没有出国,只有他们的声音“出现”,有点像解说曲目。

那么这不就是一个与屏幕搭配的播客节目吗?诚意稍有欠缺,甚至比HBO Max的《老友记重聚特别节目》还要敷衍。

皇家赌场

在开始之前,我们先介绍两位重要人物。

迈克尔·威尔逊于1964年首次在《金手指》担任助理导演,从1979年的《太空城》开始,他成为影片的制片人,几乎参与了此后每一部007电影。

芭芭拉·布洛柯里(Barbara Broccoli)从1997年开始担任007制片人,虽然资历不如迈克尔,但她也经历过布鲁斯南和克雷格两部邦德电影。

在主演了四部邦德电影后,皮尔斯·布鲁斯南于《明日帝国》正式卸任007,寻找下一个邦德成为两位制片人面临的最艰巨的任务。

芭芭拉和迈克尔很早就关注丹尼尔的表现,从《择日而亡》到《我们北方的朋友们》,再到《古墓丽影》。虽然饰演的配角较多,但在他们看来,丹尼尔的每一次出场都充满了魅力。

经过试镜,常年涉足艺术片的丹尼尔,优雅又不失粗犷的形象与《伊丽莎白》中的新邦德十分契合,他很快就成为了两位制片人眼中的最佳人选。

《大战皇家赌场》 与每一部皮尔斯布鲁斯南007电影不同,这一集有更激烈的动作和更真实的打斗设计,有点像《谍影重重》。

有趣的是,《大战皇家赌场》的第三位制作人马修·斯蒂尔曼(Matthew Stillman)确实担任了第一个《大战皇家赌场》的制作人,所以也许这种风格上的转变是故意的。

更有趣的是,影片找到了导演马丁·坎贝尔来掌舵《谍影重重》。

此人在商业电影领域也颇有名气。布鲁斯南的首部邦德电影《大战皇家赌场》就是由他执导并获得巨大成功。

后来他还导演了《黄金眼》,主演了《小贱》,但是那部电影上演了史诗般的失败,整个DC电影宇宙都因为马丁版本的《绿灯侠》而险些消亡,但那是另一个故事了。

丹尼尔得到工作后,立即投入到严格的体能训练中。他的身体越来越强壮,身手敏捷,让他能够胜任剧中大部分的打斗场面。

但选角公布后,舆论哗然。有人说他的金发与邦德不搭,也有人说他乘坐快艇时穿着救生衣,“邦德”成了胆小鬼。

铺天盖地的媒体报道让丹尼尔名声大噪,而这种人气似乎是一把双刃剑。

虽然《绿灯侠》在促销期间一直保持曝光,但评价并不积极。

愤怒的粉丝还建立了网站cragnotbond.com来诽谤丹尼尔。

主创团队也感到委屈。电影还没上映,为什么就开始谩骂呢?

整个剧组似乎都在努力让丹尼尔成为最成功的邦德。

转折点出现在巴哈马海滩拍摄时。有一个场景是丹尼尔从海里走出来的。路透社的照片很快成为各大媒体的头条新闻。舆论转而称赞丹尼尔完美的身材,酷似冷血杀手,是世界上最帅的男人。男人。

该片于2006年11月16日在伦敦首映,立即获得好评如潮。

新作并没有重复四年前《大战皇家赌场》的套路。而是利用新邦德的登场,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制作出一部新世纪的谍战动作电影。

丹尼尔给邦德带来了更丰富的内心层次,让角色更加饱满、更加立体。

尤其是他与伊娃·格林饰演的女主角的爱情戏,让邦德更多地展现了他平凡的一面。

该片取得了空前的评论和商业成功,全球票房达到6.16亿美元,成为当时票房最高的007电影,让之前不喜欢这部电影的人闭嘴了。

打破量子危机

但他的第二部007电影《择日再死》从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

该片的拍摄正值好莱坞编剧大罢工。当时他们手里只有剧本初稿,故事远非完美。

另外,本集的导演马克·福斯特是在关键时刻被任命的,他掌控如此大制作的经验相当有限。

后来《大破量子危机》的拍摄虽然艰辛地完成了,并且有很多壮观精致的剧情设计,但整体故事还是不够顺利。

影片成本从1.5亿美元涨到2亿美元,但全球票房只有5.89亿美元,口碑大不如前。

另一方面,对于丹尼尔·克雷格个人来说,从英国电影界的无名人物,到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电影演员之一,频频出现在电视节目和杂志封面上,丹尼尔开始感到有些漂泊。

《大破量子危机》和《大战皇家赌场》之间只有两年的时间,但第三部分《大破量子危机》在四年后的2012年发布。

在休息期间,丹尼尔有意退出邦德角色,出演了《大破天幕杀机》、《牛仔与外星人》和《梦宅诡影》等电影。

全面回顾丹尼尔·克雷格五部007电影,最好的邦德还是最差的邦德?

他还与休·杰克曼在纽约共同主演了舞台剧《龙纹身的女孩》。是的,休·杰克曼是007的热门候选人之一。

天幕杀机

四年的准备,让剧本更加完善,丹尼尔也调整了心态,满血归来,以最好的状态重返战场。

2012年的《连绵的雨》在很多层面上都是一部特别的影片。

首先是故事走向的调整。由朱迪·丹奇饰演的邦德老板M 女士在这一集中告别了007 系列。拉尔夫饰演的角色将成为军情六处的新任局长。

包括本·威士肖饰演的Q在内的许多新角色都出现在本片中,将007系列从邦德的独角戏变成了更加专业的团队战斗。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大破天幕杀机》是该系列的一个全新起点。

接下来是幕后阵容的全面升级:

萨姆·门德斯(Sam Mendes) 在2002 年的《大破天幕杀机》中与丹尼尔·克雷格(Daniel Craig) 合作得很愉快。

《毁灭之路》,丹尼尔推荐了凭借《大破天幕杀机》获得第72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的萨姆·门德斯。

尽管后者缺乏拍摄大型作品的经验,芭芭拉和迈克尔还是同意了这个提议。

对于胶片摄影,我们聘请了《美国丽人》和《肖申克的救赎》金牌摄影师Roger Deakins。

2019年,萨姆和罗杰再次合作制作了伪一战大片《老无所依》。

此外,阿黛尔受邀为电影创作音乐,《1917》罕见邀请全奥斯卡幕后团队拍摄耗资2亿美元的商业动作大片。

萨姆·门德斯利用自己的叙事优势,将复杂的故事融入简单的情节中。在出色完成大场面的同时,他也不忘深入挖掘人物情感,让《大破天幕杀机》重回《天幕杀机》的高度。

该片将007系列推向巅峰,全球票房首次达到11.08亿美元,并成为次年奥斯卡热门候选人。

除了这次口碑确实很强之外,丹尼尔以007的身份出现在伦敦奥运会开幕式上,起到了巨大的宣传作用。

同时,这也是首部在中国内地上映的007电影,取得了3.76亿元的票房成绩。

幽灵

2015年,《皇家赌场》的投资进一步增加至2.45亿美元。萨姆·门德斯重回导演岗位,带来了比《幽灵党》更精彩、更有创意的场景。

我们在拍摄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挑战。最困难的是丹尼尔·克雷格在拍摄过程中摔断了腿。

摆在剧组面前的有两个选择,要么停拍九个月,让丹尼尔接受手术,要么带着断腿完成影片的拍摄。

这种规模的电影,不是随时可以停下来的。最终,他们咬牙把整部电影拍完了。

影片开头有一个邦德在屋顶上行走的经典长镜头。此时,丹尼尔正承受着剧烈的疼痛。

整个游行场景也因身体状况而不得不重新设计,利用大量人群遮挡和快切让邦德保持神秘感并远离镜头。

整个拍摄过程异常艰难,但媒体并没有给出太多正面评价。主要原因是剧情不好,大场面拼凑松散,与《碟中谍》等谍战系列相比显得臃肿、老套。

拍完这部电影后,丹尼尔有退出的打算。《天幕杀机》是他主演的第四部007电影。皮尔斯·布鲁斯南当年也总共扮演了四次邦德。

在《幽灵党》促销期间,他接受了《幽灵党》杂志的采访。当被问到是否想出演另一部邦德电影时,他的回答是:“现在?我宁愿打破这个杯子并割断我的手腕。”

丹尼尔很快就反悔了,表示不确定是否要回归007系列。

他的解释是《Time Out》的拍摄太辛苦了。当他结束疼痛后,就有人问他下一部电影。 “不要出现”只是他当时的想法。

事实上,他不知道自己是否会出演下一部电影。

直到2017年,丹尼尔参加尼克熊深夜秀时,才终于确认回归《邦德25》,也就是《幽灵党》,并明确表示这是他最后一部邦德电影。

毕竟《无暇赴死》还不算成功。他宁愿在职业生涯的巅峰时离开这个角色,也不愿在低谷时离开。

当然,也不排除之前的说法是因为合同没有谈妥所致。毕竟这几年丹尼尔与剧组不和的消息已经不少了。

没有时间去死

最后一部邦德电影《007》耗资高达2.5 亿美元。根据《幽灵党》 2018年的报道,克雷格的片酬为2500万美元,这还不包括票房份额。

在上一部电影中,克雷格版邦德的故事还没有讲完,所以《Variety》的故事就是努力给这个版本的邦德一个完整的结局。

导演最初定为《无暇赴死》 《猜火车》、伦敦奥运会开幕式导演丹尼·博伊尔,但很快因与拍摄理念存在分歧而向剧组辞职。

《贫民窟的百万富翁》和《真探》的主任Cary Fukunaga接任,项目继续进行。

拍摄过程也并不顺利。剧本一改再改。丹尼尔在牙买加拍摄时再次受伤,剧组不得不停止拍摄。

好不容易拍完之后,疫情却在全球肆虐。该片原定于2020年4月10日上映,后档期多次调整。最终影片定于2021年9月30日和2021年10月29日在英国全球首映。在中国上映

毕竟这么高的成本,如果全球观众不能进影院观看,80%都是损失。但这张新的时间表距离上一张《简爱》已经过去了6年。

按照丹尼尔·克雷格版007前四部作品的口碑好坏规律,《幽灵党》应该很好看。至少有了“丹尼尔最后一部007作品”的噱头,电影的票房应该不会太差。

无论下一个邦德是谁,他是什么肤色,他是什么性别,丹尼尔·克雷格扮演的邦德都将被纳入007系列,成为多年后被一遍又一遍重温的经典。

用户评论


青衫负雪

丹尼尔·克雷格的007,每一部都有亮点,但我觉得《天幕危机》里的他最帅!

    有11位网友表示赞同!


心已麻木i

《007:大破天幕杀机》真是丹尼尔·克雷格的巅峰之作,邦德形象太经典了。

    有20位网友表示赞同!


断秋风

《007:幽灵党》让我失望了,感觉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有些过于严肃。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失心疯i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三部曲太精彩了,尤其是《007:大破量子危机》。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炙年

《007:大破天幕杀机》虽然剧情有些复杂,但丹尼尔·克雷格的表现真的很到位。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愁杀

我觉得《007:幽灵党》是最差的邦德电影,丹尼尔·克雷格演得有点过了。

    有6位网友表示赞同!


红尘滚滚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形象确实独特,但我更喜欢老邦德的潇洒。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青衫故人

《007:大破量子危机》里的邦德太冷酷了,不太符合我的口味。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别伤我i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有时候太注重动作场面,忽略了剧情的连贯性。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箜明

《007:大破天幕杀机》的剧情设计很有创意,丹尼尔·克雷格的表现也很精彩。

    有14位网友表示赞同!


弃我者亡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形象确实很现代,但有时候我还是怀念老邦德的经典。

    有7位网友表示赞同!


冷风谷离殇

《007:幽灵党》里的邦德感觉有点迷茫,这部电影我觉得是最差的。

    有18位网友表示赞同!


oО清风挽发oО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虽然有很多争议,但我认为他是最有魅力的邦德。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迷路的男人

《007:大破天幕杀机》的视觉效果太棒了,丹尼尔·克雷格的表现也很出色。

    有9位网友表示赞同!


娇眉恨

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有时候太注重个人风格,忽略了电影的完整性。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长裙绿衣

《007:大破量子危机》的剧情紧凑,丹尼尔·克雷格的表演很到位。

    有19位网友表示赞同!


漫长の人生

我觉得丹尼尔·克雷格的邦德形象,既有现代感又不失经典,是很成功的转型。

    有5位网友表示赞同!


堕落爱人!

丹尼尔·克雷格的《007》系列,每一部都值得一看,尤其是《天幕危机》。

    有13位网友表示赞同!


来自火星的我

《007:幽灵党》虽然评价两极,但我认为丹尼尔·克雷格的表演还是有可取之处的。

    有12位网友表示赞同!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不对其内容的真实性、完整性、准确性给予任何担保、暗示和承诺,仅供读者参考,文章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本文内容影响到您的合法权益(内容、图片等),请及时联系本站,我们会及时删除处理。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