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2日,爱奇艺发布2024年第二季度财报。财报显示,爱奇艺当季营收74亿元,同比下降5%;其中会员服务收入45亿元,同比下降9%;网络广告服务收入15亿元,同比下降2%。
对于业务下滑,爱奇艺的解释是,内容榜单业绩出现波动,品牌广告业务的下滑被效果广告业务的增长部分抵消。
其实这个结果并不出人意料。上半年,腾讯视频剧集爆发猛烈(《与凤行》、《庆余年第二季》、《玫瑰的故事》)。优酷也有《墨雨云间》的支持。爱奇艺的标杆也是被寄予厚望的漫改剧《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整体表现并不理想。
不过,在这份财报中,爱奇艺创始人龚宇表示:“我们认为,第二季度长视频行业的激烈竞争对该行业具有建设性,增强了其相对于其他娱乐形式的吸引力。”
表面上看,龚宇似乎是在试图挽救爱奇艺第二季度的低迷表现。但《新立场》认为,这段言论反向印证了现在隐约重现的一个趋势:长视频(主要是真人表演的戏剧)。合集,以下统称三维),这种内容形式的相对吸引力和变现效率再次下降。
毕竟用户对平台本身没有忠诚度。用户跟随平台之间的内容流动是很正常的。对于平台而言,除了自身平台吸引力下降之外,整个长视频市场商业模式的演进与观众需求的演进之间的错位是更重要的焦点。
而且与其他长视频平台相比,爱奇艺的内容格式更加依赖剧集(不像腾讯视频,动画布局也更加突出),内容受众不够精准,趋于笼统(不像优酷芒果) ,这是过去两年的事)。有更好的女性主题作品),因此它们将最先受到市场和观众之间这种进化差距的影响。
但从爱奇艺上半年较为典型的剧集策略(如《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我的阿勒泰》等),以及龚宇在本次财报中提到的第二条增长曲线的线下表现来看来看,爱奇艺一一确实在探索一些新的方式:更多优质内容制作尝试,对已经优质的IP进行更大的开发。
01、“三次元”式微,为什么最先影响爱奇艺
目前主流的网络内容娱乐方式主要有游戏、动漫、电视剧、追星等,这些方式都有共同特点—— 基本都是IP化,容易产生长期且高粘性的受众群体,并且具有更强的边际效应。
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种娱乐方式可以统称为:“入坑”。此外,音乐、电影可以看作是粘性较低但更纯粹的内容娱乐方式,而其他辅助娱乐方式包括短剧、小游戏、短视频等,这些短、快、辅助的娱乐方式较难产生利润。其效果这里不再赘述。
游戏和动画中的角色都不是真人,市场上统称为二次元。基于这个定义,真人主演的电视剧、追星文在本文中统称为三维内容。
一直以来,追剧和追星这两个“坑”有着非常微妙的关系。简单来说,就是电视剧中的主角。主演的明星效应可以为剧集带来商业上的确定性,同时作品也可以反哺明星的影响力。全世界追剧、追星的情况很可能就是这样。但与国内市场不同的是,长视频平台的收入更多依赖于热播剧。同时,电视剧的热度更多地依赖于明星的力量。观众甚至会戏称这种现象就是《——》几位演员之间的“爱情转移”。
这就导致了这几年观众感受到的一个现象:国内“明星”职业比国外职业地位更高,更爱“秀大牌”。现在非常明显的趋势是,二次元游戏、动漫的商业确定性在增加,而三维游戏追剧、追星的不确定性在增加。
从这几年娱乐圈的表现来看,无论是追剧还是追星,“失败”的概率都在快速上升。明星们已经经历了一波去头潮(主要是通过房屋倒塌),一旦房屋被毁,他们主演的相关剧已经上映的就会被下架,而那些还没上映的电视剧就会被下架。被释放的人要么被AI换脸,要么被替换。没有未来。
虽然“转爱”的长视频内容制作模式依然存在,但由于种种因素,内地的追星模式现在正朝着更加理性的方向发展。爱奇艺的综艺节目《种地吧》就是最好的例子。通过种田出道的“偶像”们与粉丝的关系也更加健康。
当然,明星经济的去激进化并不是影响长视频行业确定性的唯一原因。还有三个原则也决定了是受众还是投资方向。进一步向二维IP倾斜。 —— 二维人物几乎不会让房子倒塌;除了较长的前期制作周期外,二次元IP内容的后期变现环节更短、更直接;如今三维IP已进入叙事瓶颈期,二次元IP的叙事表达往往更大胆、更引人注目。
例如,《黑神话·悟空》目前正在火中。在这个几乎没有大片IP的暑假,观众的注意力被各种更精准的垂直圈子和奥运会所吸引。暑假即将结束,《黑神话·悟空》脱颖而出。上线不到一周,TikTok话题#黑神话悟空的浏览量已达219亿次。今年上半年所有的热门IP都没有达到这个爆炸率。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国内观众不再需要“三维人”表演的长视频,而是目前这种形式的市场正在重新洗牌,加上短剧等各方面的持续冲击、短视频、外国剧。目前,国内“立体”长视频日渐式微,观众(尤其是娱乐选择较多的年轻观众)单纯因为想追剧而点击长视频平台的意愿正在下降。
这种情况下,就要求长视频平台有更多形式的内容供给,或者更精准地把握看剧需求。不过,爱奇艺并不是三大爱优腾中内容格式布局最多元化的。观众并不是最准确的平台。换句话说,爱奇艺更多地依赖于通用的“三维”长视频内容形式。
一方面,除了电视剧之外,腾讯视频的动漫业务近年来也蓬勃发展。《仙逆》 《斗罗大陆》 《斗破苍穹》……这自然是因为背靠腾讯娱乐产业(主要是阅文和腾讯动漫),有大量适合改编成动画的IP;而优酷最大的优势在于更敏锐地把握新一代女性观众的追剧需求。 《新闻女王》、《墨雨云间》等剧中的女性叙事更加成熟,而重看率极高的《剧王《甄嬛传》也被外界视为优酷的“养老保险”。
爱奇艺这两年的热播剧只有一部通用型的《狂飙》,但其变现和转型模式确实很难复制。因此,爱奇艺似乎正在寻找一些新的方法,尝试改编漫画,走精品路线,即以高确定性盘活一些优质IP。
爱奇艺上半年最受欢迎的电视剧《
02、优质 IP 与第二增长曲线
》、《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和《我的阿勒泰》就是盘活优质IP的例子。
《我的阿勒泰》 正如《新立场》之前的文章所分析的,这部剧在内容品质和商业价值之间取得了完美的平衡。前期刚播完就盈利了。这是爱奇艺走精品路线的进一步尝试。因此,本文主要以《狐妖小红娘·月红篇》为例。
事实上,《狐妖小红娘·月红篇》,无论是舆论走势、人气甚至营收,都有些奇怪。
从、《庆余年第二季》、《与凤行》、《墨雨云间》的舆情来看,舆情相对正面,而《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在上线之初,有一些负面舆情。虽然这对于该剧也有一定的宣传效果,但更大程度上限制了该剧后续的宣传。
不难看出,豆瓣评分《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人数尚未超过10万(截至8.25),抖音话题浏览量为114亿次。对比《与风行》 28万相似受众类型的收视率和抖音话题的264亿浏览量,《墨雨云间》的豆瓣评分为15万,抖音话题的浏览量为235亿,加上《庆余年2》的290亿33, 360《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确实是上半年大型古装剧中的最后一部了。说是大爆,可能有点勉强。
从收入来看,010-3万的投资32个品牌、175个广告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而据爱奇艺产业快报称,该剧创造了爱奇艺原创剧IP授权收入的历史新高。也就是说,这部剧在舆论、热度、相关收入等方面的表现结果并不一致。《狐妖小红娘·月红篇》 推测这可能与《新立场》是古装剧的漫画改编有关。
首先,原作粉丝难以接受三维角色的诠释,这在漫画界是司空见惯的事情。这也能理解为什么这个系列前期舆论崩盘;其次,该剧的IP授权收入最有可能指的是该剧。 “二次元”群体对于角色周边动画形式的购买力是毋庸置疑的,所以很大程度上,这笔收入可能不是为了系列本身,而是为了IP。
因此,我们可以推断,尽管这部剧爆款的概率不小,但当时爱奇艺依然押宝这部漫剧的原因:除了拥有一个吸引人的主创之外,观众粘性和商业价值也不容小觑。二次元IP 显然,爱奇艺近年来一直缺乏这样的漫画IP,需要进行尝试。相比之下,腾讯视频有腾讯配套的漫画产业协同,优酷有漫画改编剧,人气与口碑双丰收。《狐妖小红娘·月红篇》。
不过,从原著粉丝的角度来看,这部剧或许确实“毁了”他们对故事的“二次元”想象,但也带来了更多的周边销售机会,甚至是相关的线下活动。
不难看出,《异人之下》与《我的阿勒泰》是一样的,更多的值是离线转换的。《狐妖小红娘·月红篇》的IP授权业务用于线下外设销售。爱好者在购买过程中往往会包含其他商业活动,《狐妖小红娘·月红篇》带动了新疆阿勒泰的旅游业。
此外,爱奇艺寄予厚望的以《我的阿勒泰》系列为代表的《糖鬼宇宙》也将于下半年上线。还形成了IP授权、线下体验VR全感影院、“七小贝”IP周边商品店、“七八步”仙侠亲子乐园等完整的商业链条。
结合本次财报电话会议,爱奇艺创始人龚宇提到:“持续推动内容IP包括线下业务变现在内的多形态发展,是爱奇艺长期持续的重要任务,也是爱奇艺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希望线下体验业务能够成为我们未来的第二条增长曲线。”
只不过这种线上线下进一步融合的剧商业模式会更加注重IP本身的品质,否则就有割韭菜之嫌。虽然这种模式在上一个长视频时代也有尝试,但最终更多地依赖于网络广告以及与娱乐明星的协同。在这个时代,长视频的变现方向显然会更加注重与线下业务的互动。这将促使内容制作更加注重内容本身的质量。
03、写在最后
“三维”长视频内容形式的没落已经是老生常谈的话题了。此前的原因是短视频平台的崛起。这两年来,两人摩擦不断。后来,随着短视频对长视频内容的营销效应的势头逐渐盖过了这种摩擦。
最新的衰退迹象是去年短剧的爆发。节奏更快、更精彩的短剧可以与一些小成本网剧竞争,但不会影响一些大成本剧。
但现在“三维”长视频的衰落几乎看不出受到任何外部因素的影响。归根结底,还是内容本身的问题。不可否认,国产电视剧已经很多年没有出现过如此高重看率的经典剧了。
但从本文分析的趋势来看,行业也在推动更高质量的内容生产,让内容回归内容本身。这样的话,内容变现就更有把握了。爱奇艺正在利用优质IP的这种确定性,实现“一鱼多吃”。
*文中标题图及附图均来自网络。
版权声明:本文转载于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本站编辑删除。